图源网络 在吃瓜过程中,我还发现,过去两个月,不少乙游only展都不约而同宣布取消活动。目前的整体情况就是,展会主办方卖不出去票,受众玩家在网上抱怨没有想去的展子。 前几年如火如荼的乙游only展,难道要走进死胡同了吗? 12h极限流展,coser流浪广州 在了解开头提到的这场only展之前,或许有必要先介绍一下相关名词。 比如,流展的意思是活动取消,官委指的是官方花钱请的coser,自由行通常代指非官方coser,通过主办方审核后,出cos就能免票入场。目前,国乙/女性向游戏only展一般由玩家/第三方组织。 扒了一遍各位官委、自由行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发的帖子后,这场神奇only展从宣传到流展的始末逐渐露出水面。 根据部分工作人员和coser的反馈,在正式宣布流展前,主办方就不止一次表现出要取消活动的意思。但这之后,主办方又会用忍辱负重的语气表示,就办完这次,这次之后再也不办only展了。 开展前12小时,流展消息正式公布。比起愤怒,更多已经到达广州的coser首先感受到的可能是震惊。有coser穿着睡衣被酒店人员叫醒,说主办方没付房费跑了,要求coser结清费用,不然不让离开,当然,也不能继续住。 图源网络 于是,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,在七夕当天,不止一位官委提着行李箱和假发,流浪广州街头。 甚至only展的工作人员也出来吐槽主办方,到这里,可能有人好奇,工作人员和主办方不应该是一个团队的吗,怎么倒戈了? 答案是:工作人员是临时工,是在小红书发帖招募的。某种程度来讲,她们甚至可以说是志愿者,因为工资和与coser集邮,作为福利待遇是二选一不能兼得的。 根据相关人员发的帖子,这些招募来的工作人员可能并不只在活动当天去现场维持秩序,在活动开始前,活动流程、甚至具体环节细节,工作人员也都要协助主办方进行推进。 流展之后,这件事开始发酵。买了票的玩家一边去官号下面指责其圈钱跑路,一边又去安慰受到影响的coser,还要担心主办会不会不退票钱,毕竟普票要小两百,比BW还贵。 不过,截至发稿,这件事的最新进度是,主办方已经给购票玩家退票,官委和自由行垫付的钱和车马费也陆陆续续在结清。 总结下来,抛开主办方的一些个人隐私不谈,这场only展的取消之所以能在社区圈子里引起轩然大波,一方面是因为临时流展确实给coser带来了不小麻烦,其中不乏有圈内比较知名的coser老师。 而另一方面,或许是因为,玩家们苦国乙only展久矣。 量大但不管“饱”的国乙only 这份苦,是因为没有足够数量的展览吗?是因为没有自己喜欢的IP吗? 好像不是这样的。粗略统计下来,仅仅在7-8月期间,就至少有10+场国乙only展、女性向游戏only展流展。而这些流展的活动有单IP的,也有多IP排列组合的。涵盖IP包括但不限于《恋与深空》《光与夜之恋》《未定事件簿》《时空中的绘旅人》。 流展的only展也不全集中在北上广,武汉、南京、天津、昆明、东北,几乎可以说是多点爆破,哪儿都有宣布“我们办不下去了”的only展。 文首提到的only展至少算是殉得轰轰烈烈,更多流展的国乙only,在宣布流展的帖子下,也只有零星几个人表示惋惜。 而这种现象带来的另一个连锁反应,是让玩家越来越难以信任only展。对于大部分本地参展的玩家来说,比起经济损失,情感上的损失才是大事,毕竟乙游only展本身就是在造一场短暂而绚丽的梦。 那么,当这场梦还没做就破灭的时候,玩家自然而然会生出防御心理,在下一次报名参加类似活动时格外警惕。或许正因如此,社区对乙游only展的关注尤为密切。玩家不仅会自发加群接收进度消息,也会进行repo,有安利帖也有避雷帖。 当然,也有玩家懒得关注那么多,只参加那些已经举办过好几届的、口碑良好的only展。不过,所谓口碑良好也不是永久的。 玩家们对国乙only展的不满,其实不在于数量,而在于质量。找一个主办方认真负责不作妖、场地宽敞不拥挤、活动流程好玩且不同质化的国乙only,对于玩家来说,简直难如登天。 因为每次参加only展都有如开盲盒,且没有保底。不知道主办方包的场地是不是和宣传图一样,不知道主办方控场能力如何,不知道能和官委互动多久,不知道现场来的其他玩家是否足够友善......在实际来到场地之前,一切现场体验都是未知数。 听起来有些离谱,但事实确实如此。在查找讯息的途中,我刷到了不少这样的案例:未成年人当主办方办展的,官委崩男主人设的,玩家肢体骚扰官委的...... 看起来,想要一个完美的国乙only展体验,实属艰难。 更好的国乙only展 但是,到底什么才算“完美的”国乙only展呢? 我们找了几位乙游玩家聊了聊,不过,遗憾的是,我们没能找到高度热爱国乙only的玩家,跟我聊天的玩家,多多少少都对现在的国乙only有些不满。 雪糕玩乙游有三年,但她只去过一次国乙only展。去过那次之后,她决定再也不去类似的only展了。当我询问她是因为体验不好吗?她的回答很微妙:“也不是不好,就是没意思。” 她不是喜欢社交的人,想去线下纯粹是因为喜欢这款游戏的男主,还想去和官委互动。但是,等到线下体验后,感受到的焦虑反而比快乐多。 “官委互动时间有限,我去之前没有学手势舞之类的,集邮时不知道做什么,有一点点小尴尬。”雪糕补充道,“coser老师人很好,颜值很高,很热情,主动教我摆了好几个动作。但是,集完邮以后好像就没什么可干的了,感觉和线下打卡大屏差不多。” 雪糕觉得主要原因在自己,她觉得自己可能就是对这类活动不感冒,“整体体验下来,也不算踩雷吧。但最后卸妆、回到家、躺在床上的那一刻,我感觉我好像还是更喜欢打开游戏和男主见面。” 另一位乙游玩家橙子则有不同想法,“我还蛮喜欢去国乙only的,但去不去主要取决于官委阵容,之前有些阵容豪华的only展,还得抢票才行。” 她比较在意coser的还原度,大部分官委的脸基本能满足她的要求。但是有一点,橙子喜欢的男主多是稳重性格的,所以她不太去夜场only,以免看到自己喜欢的男主蹦迪。 我的朋友小A则是完全不会去这种场合,她坚定认为,乙游男主就该存在于二次元。她没办法将感情投射在三次元coser身上,所以,目前主要以coser互动为卖点的乙游only,对她来说完全没有吸引力。 “不过,要是有一个能逛逛谷摊、聊聊天的同好线下聚会,我可能会去吧。”小A说完后又立马反驳自己,“但是这不就是南京东路吗?也没有去only的必要啊。” 国乙only展从诞生之初,就有许多不符合商业思路的限制条件,比如卡游戏自证、卡工作人员和入场人员的性别。这些种种限制,是为了给消费者、给乙游玩家提供高度沉浸的情感体验和强烈的社群归属感。 依托这份情感壮大的国乙only展产业,如果想要避免滑向下坡路,最终的解法,可能还是要回归初心,回归这份情感本身。 没有人能定义什么是“完美的”国乙only展,但至少,参加过许多场国乙only的玩家知道,什么是“更好的”国乙only展。